更新时间:2024-03-22 13:13:08 点击:34185
白盒子艺术馆于2024年3月21日推出王远铮个展《金山》展期持续至2024年5月18日。
这次的展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我创作了近 10 年的家庭系列,一部分是近期的探索人类心里世界的作品。两部分作品看似不同,但殊途同归共同指向了我们存在的样子,指向我们复杂而混乱的世界。
家人是我最熟悉的一部分人,我看着他们工作,退休,直到生命的尽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他们也是我的自画像。我的作品中常出现镜子的意象, 它是现实之物,也是区隔现实通向另一个空间与存在的通道,90 年代初的家庭装修里客厅总是会出现一面大镜子,它放大了空间,使客厅看上去更宽广,同时方便人们更好的观看自己,自我在镜子中显现,在生活中消失。家庭生活又是家庭外生活的延申与放大,现实的情绪与脾气每天被人们带回家里,你的阶级,身份,当下的心情,在家里得到释放与重塑,家庭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映像,室内成为了室外。我的家人像大部分国人的家庭一样,工厂大院,国企单位,每天按照既定的秩序生活着,在被安排好的轨道里,日复一日,勤奋,努力而又倔强。这次展览的几张画中,你会看到疲倦的女人,孤独的老人,疏离的家人与丰盛的午餐,以前回姥爷家他最爱的说的话就是“随便吃,想吃啥吃啥”,“吃”是姥爷生活中的关键词,他是“旧社会”生人,经历过战争,饥饿,社会动荡。60 年代举家从东北迁移至陕西,在无人居住的秦岭山脚下开出一片空地,建设工厂与社区,人们就开始了这里生活。改开后我们的午餐变的更丰盛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确感觉更疏远了,生活的重量无声息的压在每一个人身上,这种重量是高速变化的代价,是我们每一个人必需承担的后果。艺术呈现生活的困境,为每一个被侮辱与损害的人证名,我们在这,这就是我们的样子,这就是真实生活的样子,他们的每一次沉默,每一个表情都成为了时代的证据。
《金山》与《窗外》是近期的作品,我试图通过绘画更深入的探索人的内心世界,我们是谁?我们从哪来?我们在干什么?现实真的存在吗?我们是不是生活在矩阵里?人是否拥有自由意志?在这个《1984》与《美丽新世界》并存的现实里我们该如何自处?终极的追问,总是会通向信仰。每天在画室画画,时间久了感觉自己慢慢变成了陀氏笔下的地下室人,窗外是现实的所在,画室像是自己的兔子洞,无限的向内延申。我在客厅画画,窗外有很多铁栅栏保护着房间不被偷盗与侵犯,现在几乎每个小区,每栋房子都是这样,人们为了安全保护了自己,人们为了安全主动囚禁了自己。一天天,一年年过去,窗外的现实似乎在有规律的复制着自己,室内的自己也如机器般转动着,好似西西弗面对必然失败的生活的反抗。
我是在秦岭山脚下长大的,山是我的童年记忆也是我的庇护所,苦闷的时候会去上山,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会去上山,闲暇时会去上山,山无限的延伸,没有尽头,走在山的深处,好像人回到了母体,轻松自在。一层层的山,千百年来一直矗立在那里,它沉默的注视着山下的人们忙着生忙着死,人们也依靠着山一代代的繁衍下去。传说我家后面的山是炎帝的故居,他的陵墓后来重建,每年来祭拜的人络绎不绝。不论我走到哪里,我都会记得山中那些锦鸡的脚印,冰冻的山泉,坠崖的山羊,被劈开的巨石,还有突然窜出的火凤凰,顺着那白雪覆盖的小路一路走下去,一定会走到时间的尽头,那儿是一切开始的地方。
王远铮简介
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位,一个人在家庭中的状态,往往是最真实的。王远铮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注重观察人的精神状态,把这些直观经验放在文化结构中来分析。他的绘画,从普通人的家庭切入,在微观处展开细致的表达,铺陈出耐人寻味的微妙关系。这些家庭的陈设丰富、明艳,家庭成员在缓慢的时光中休养生息。每一位个体,在内心可能都有各自的波澜起伏,但都在淡然的自持、平静中交集。
1984 生于陕西宝鸡
2006 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
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2023 却是即目 白盒子艺术馆 798北京 中国
2022 回到未来 穿越时代的屏障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上海 中国
2015 走向西部 触底 银川当代美术馆 银川 中国
2015 世代转化的中国创造 奥胡斯美术馆 奥胡斯 丹麦
2014 约翰·莫尔绘画奖 喜马拉雅美术馆 上海 中国
2012 首届CAFAM未来展:亚现象·中国青年艺术生态报告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北京 中國
2012 记忆的穿越 苏州金鸡湖美术馆 蘇州 中國
2006 “新视觉’06:现代化的成人礼” 何香凝美术馆 深圳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