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2-14 16:19:57 点击:6686
胡智锋副校长在开幕致辞中介绍了本次展览举办的背景和特色。本次展览和论坛活动的举办主要出于四个维度的考量。一是艺术发展的维度:当代艺术发展已呈现出跨界融合的显著格局,以传统国油版雕为主导的美术格局被打破,互联网的崛起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美术的边界产生了颠覆性拓展,已形成了一个全新的艺术生态格局。二是学科发展的维度:美术概念的无界延展也使学科进入了一种无界的状态,需要我们以一种新的眼光去审视和重新设计美术学科。三是美术教育的角度,当下艺术与科学的融合趋势,新媒体的崛起,让无论是传统艺术专业还是非传统艺术专业所面对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手段,教育素质目标都发生了调整。四是社会文化的需求:当前社会文化的整体氛围对美术有广阔和更高的要求,美术教育需要通过一定的调整来满足此类需求。胡校长指出本次展览是艺“无界”为主题对以上趋势的回应。“我们希望通过展览回应当代艺术之变、艺术学科之变、艺术教育之变和社会文化之变带给传统美术格局生态状况的大变化。”
以此为基础,本次展览具有三个鲜明特点,一是突出了中国特色,本次展览包括电影空间艺术和新媒体艺术在内的所有参展作品都从不同程度展现了当下的中国文化气质、文化格局,东方的美学神韵和气质;二是展现出了电影学院的特色,电影学院美术领域已形成电影美术、动画艺术、新媒体艺术三足鼎立的格局。将电影与当代艺术放在一起思考,既是电影学院特色,也是希望能从我们自身的优势出发引发当代艺术界关于这些问题的讨论。尽管它与传统的美术教育学科存在差异,但对美术学科的发展具有特色化的推动作用。三是策展整体呈现体现出的策展理念“无界”,它体现在理论与实践,艺术与技术以及专业与非专业之间边界的打破。由此形成丰富的展览和学术成果,助力新时代美术教育和美术学科的繁荣发展。
展览总策展人敖日力格介绍了本次展览在作品选择和展览展示方面的考量:二楼展厅主要是以影像和装置作品为主;三楼展厅则为电影美术主题展,这一层的作品充分考虑了电影模型、影像与人之间的时空节奏关系问题。当代艺术与电影在空间表现上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是具有一致性的,只是表达逻辑上有所不同。电影学院中的当代艺术创作更多的是依赖于影像本身,这也是这个展览区别于观众平时所看到的当代艺术展的独特之处。
开幕式后,各位嘉宾和同学们对展览进行了认真观看和点评交流。
12月12—13日,“无界”学术论坛在北京电影学院海淀校区举办。论坛邀请到国内外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继续就展览生发出的当代视觉艺术创作、研究和教育中的关键和前沿问题展开论述与讨论。
“无界”的主题是对当下视觉艺术多元杂糅现象的思考与回应,一方面对已发生的视觉艺术现象进行回顾与重塑,但更重要的是希望以此为契机,激发出一种生产性的力量,探索当代视觉艺术创作和教育的多向度可能性。该系列学术活动既是顺应“新艺科”建设的需求,推动艺术与科技融合发展,也希冀以跨学科姿态,拓展学科发展新方向与未来电影、当代艺术创作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