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0-27 12:06:12 点击:6879
开幕现场嘉宾合影
2021年10月26日,青年艺术家李郎肖像作品展在宋庄美术馆开幕,数十件架上作品展示了艺术家笔下的人性光辉。这也是2018年德国展览之后李郎的作品再次露面,既是在中国内地的首秀,也是首次进入公立机构展出。著名艺术家刘庆和、武艺、赵能智、陈庆庆等,评论家廖雯、郭雅希等,站台中国画廊总监陈海涛等众多艺术界大咖出席了开幕活动。
李郎与武艺在作品前
作为水墨巨擘李津之子,李郎从小就痴迷于造型塑造,据李津介绍李郎小时候就曾数小时用彩泥塑形而不觉疲倦。“李郎三岁画画,七岁时做的泥塑,就让人不尽赞叹了”中央美院教授武艺曾在李郎很小的时候就见过李郎画画。李郎近年来专注架上肖像作品之后,更是把艺术天赋发挥到了更高的层次。武艺表示看李郎的绘画,使他瞬间想起上世纪三十年代从事油画创作的先辈们,“这种久违了的气息扑面而来,触动很深:中国人是如何用西方的材料来画自己,好像有一种天然的东西从未改变过”武艺在展览现场和朋友说到。
刘庆和和李郎、李津亲切交谈
李津笔下无论是一盘油亮肥腻的红烧肉、一把水灵灵的青菜,或是一组妖艳的女人,都能让人感受到活色鲜香的气息。这种对事物的敏锐细微的观察和感受,是一种非常难得可贵的品质,这种品质在李郎的画里也显现端倪了。李郎这些人物肖像不仅外貌刻画尤为肖似,而且还能看出每个人的性格特征。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祁海平说看到李郎这一批人物肖像,吃了一惊。不仅画技有所长进,更重要的是看到了一种独到的感受力,完全不是一般的绘画练习的头像,这让他有些刮目相看了。“因为其中一些人是我很熟悉的朋友,看到他们一个个煞有介事的神情,让我发出会心的笑声。”祁海平说,“李郎对细节的刻画也是比较到位的,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出他观察的细致和描绘的认真状态,尽管画技还有些生涩,不过相对于社会上很多熟练的色彩套路写生,我更看好这种生涩中的拧劲儿。”
站台中国总监陈海涛在和李郎交流
李郎的画,最大的特点是形神兼备。人物神态的把握很精准。在客观造型准确的基础上,有自己的造型语汇。他的造型语言是以形把神带出来,以神写形,神形互相交错,互相交融。“李郎的画面语言,既古典又现代。用笔老道,有民国文人的气息,又具有当下的精神意象,他把这两个关系融合在一起。”天津美术学院教授郑金岩对李郎的作品这么评价。
艺术史学者郭雅希在李郎作品前
李郎的肖像画的来源大多是通过朋友圈传递的自拍照,当代艺术家宋永平说按着这个线索可以把李郎的绘画归类“照相写实主义”一路。“李郎并没有被照片的机理所迷惑,也就是李郎没有循着照片的影调效果为准绳,他探索的是自己所理解的人物性格甚至情绪所传达某种特别的感觉,包括他当时挥笔时的机缘巧合等等”,宋永平说。天津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史学者郭雅希从李郎的绘画中看出了社会学意义,“这些肖像背后的艺术生态是令人关注的”,在这位艺术史学者看来,李郎绘画里的形象多多少少都与当代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些形象生成的形而上的社会学意义,艺术家可能本人并未有充分的意识,确实艺术史学者研究当代艺术最好的切片。
梁丽莎,李郎和李津在作品前
作为父亲,同时又是当代大家李津说他很少和儿子交流技法层面的事,更多的是在谈对艺术,对人的感受。全身心的去想对象到底是谁,去感觉对象的状态,这一片真心这是最可贵的,真诚的去塑造和表达自己对朋友,对亲人的关怀和爱戴。这种人文关怀是李郎自身的朴素的和他内在的单纯美好的诉求,“这种品质离不开他母亲梁莉莎的用心养育,这比任何的观念和形式风格的传授都重要。”李津在开幕式上说。
李郎在为嘉宾签画册
由于疫情管控的缘故,本次展览在十一期间已向公众开放,据宋庄美术馆高松寅主任介绍每日观众人数都在2000人以上,这在宋庄美术馆也是令人振奋的成绩。展览将展至明年三月,喜欢油画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
父亲 24×30cm 布面油画 2018
母亲 24×30cm 布面油画 2019
武艺先生 40×30cm 布面油画 2021
常老师 40×30cm 布面油画 2021
赵老师 40×30cm 布面油画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