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13 18:01:34 点击:77899
由艺术粮仓创始人张涛策划,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刘礼宾担任学术主持,中国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和甘肃画院作为学术支持的。《当下与未知 》当代中国画(敦煌)邀请展于2025年10月10日隆重启幕。此次特别邀请十六位中国画当代具有代表性艺术家,近百余幅作品参加展览。
从宋元山水的“可游可居”到明清笔墨的写意精神,中国画始终承载着观照世界与创造精神栖居的使命。然而在全球化与数字技术深刻重塑传统的今天,当代中国画正站在一个充满张力的历史节点。一方面,传统审美体系面临直接冲击,另一方面,更深刻的危机源于文化根基的断层带来精神层面的失重。在此语境下,本次展览将焦点集中于艺术本体与当代心灵的双重危机,力图超越表象,深入探讨中国画在时代张力下的困境与新生之路。
艺术本体的危机体现为语言异化。过度追求视觉刺激与市场效益,导致中国画特有的写意精神被削弱,虚白意境沦为工艺复制,笔触的生动韵律也被缺乏灵魂的技术展示取代。而一旦当绘画沉溺于形式游戏或怀旧符号,让技术至上主义主导创作时,这种当代的精神脱节会进一步加剧与公众的疏离:历史叙事僵化,都市经验失语,真实情绪被温情叙事遮蔽…… 这种理性对诗性的殖民将导致艺术难以回应现代人的精神困境。
然而,危机之中也孕育着转机。 一批当代艺术家正以辩证的视野重建中国画的主体性:他们将山水意境转化为都市中的精神漫游,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当代的碰撞中生成新秩序,并让绘画重新扎根日常生活。与此同时,绘画的生命力也在理性与诗性的平衡中复苏:从对抗算法效率的“无用细节”,到材料边界的突破,再到通过无面人意象重建情感联结,艺术重新成为存在的见证者。
本次参展的十六位艺术家以多元路径共同回应了‘当下与未知’这一展览主题:一部分创作者延续并重构新文人美学的精神谱系,在原始主义、率真笔意与古典图式的当代转化中寻找出路;另一群体则直面现代性经验,借由超现实的空间叙事、冷峻的诗意描绘以及都市意象的重新编码,揭示当代心灵的复杂层次;更有一批艺术家致力于语言本体的突破,在书写性的抽象能量、物质媒介的实验性拓展中,开辟水墨表达新的可能。
绘画的更深层意义在于为当代人提供一种认知系统的更新。它一方面通过改变物理尺度来重塑体验——譬如巨幅手卷以其迫近的体量,强制性地要求一种“慢观看”,以此对抗快餐式的图像消费,修复我们碎片化的注意力; 另一方面则通过意象的创造性并置(如科幻机甲对话宋代茶果子),打破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展现文明的共生与演进。这些努力共同指向一个目标:在信息过载的时代,为心灵开辟一条通往精神超越的路径。艺术的使命并非迎合技术逻辑,而是以人文精神涵纳技术,在工具理性主导的时代捍卫诗性的价值。当代中国画的未来,是一场在理性与感性、坚守与开放之间的辩证之舞。而最具启示性的作品,从来不是答案,而是提问——它们以笔墨为媒介,将情绪转化为精神能量,在传统与未来的张力中,印证东方人文精神不灭的生机。
展览开幕
Exhibited Opening
展览现场
Exhibited Site
《当下与未知》当代中国画(敦煌)邀请展开幕
策展 张涛
学术主持 刘礼宾
策展助理 屠诗瑶
参展艺术家
丁立人 (朱新建)(李老十) 马刚 雨石 李晓柱 雷子人
丘挺 金心明 申晓国 屠鸿辉 张富军 解丁泉 黄红涛 王濛莎 彭瑾慧
主办单位
艺术粮仓
兰州财经大学西北中国画研究院
学术支持
甘肃画院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展览开幕
2025.10.10 10:30(星期五)
展览时间
2025.10.10—2025.11.26
展览地址
敦煌国际会展中心C馆二层
协办单位
敦煌市文博会展事务中心
天熙文旅(敦煌)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酒泉市大敦煌文化交流促进会
敦煌文化交流促进会
敦煌市文旅集团有限公司
敦煌文博投资有限公司
敦煌广至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