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艺术网

主页
人民艺术网官方网站
人民艺术网-最新的艺术资讯,最权威的艺术解读

人民艺术 | “巴山蜀水乐飞扬——川渝地区乐舞文物精品展”在国家大剧院开幕

更新时间:2025-05-25 22:27:00 点击:66625

五月的熏风轻拂水上明珠。在国家大剧院东展览厅内,一件件承载巴蜀乐舞精魂的文物正以无声胜有声的姿态,徐徐开启千年乐舞长卷。5月23日下午,由国家大剧院与四川博物院、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巴山蜀水乐飞扬——川渝地区乐舞文物精品展”正式开幕。此次展览汇聚川渝两地30余家博物馆超200件珍贵文物,以时间为纲、乐舞为线,串联起一部跨越千年、气势恢宏的乐舞鸿篇。这也是国家大剧院“中国古代音乐文物系列展”又一次以文物为琴、历史为弦,在繁华都市奏响文明交响。

嘉宾合影

开幕式当天,国家大剧院副院长王斑;四川省文物局原副局长、四川省博物馆学会支部委员会书记李蓓;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纪委书记冉龙梅为展览致辞。国家大剧院院长王宁宣布展览开幕。百余位来宾受邀参加开幕仪式并共同欣赏了中国音乐学院民族乐团的民乐演奏,在乐手们的纯熟演奏中感受蜀韵绵长。随后,在四川博物院讲解员的导览下,参加开幕式的来宾以更为细致的方式共同欣赏了这来自巴蜀地区的乐舞回响。

开幕现场

以时间为序,铺陈巴蜀文明长卷

展览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礼乐初现”篇,“古陶回响”叩击原始节拍,“玄铃悠扬”萦绕巫祝余音,“金石铿锵”激荡礼乐初声;第二部分“长乐未央”篇,画像砖石镌刻“乐舞升平”的灵动,彩绘陶俑定格“百戏欢愉”的诙谐;第三部分“雅俗共声”篇,二十四伎乐共奏“唐风遗韵”,瓦肆勾栏再现“宋乐绕梁”,雷氏丝桐传承“蜀中琴律”;第四部分“合和奏鸣”篇,“湖广填四川”共筑“蜀乐戏梦”,羌笛芦笙吟唱“多彩华章”。

汇国宝文物,共奏中华文化之魂

本次展览汇聚陶响器、王纹钲、虎钮錞于、水陆攻战纹铜豆、滇式动物纹铜编钟、陶舞俑、说唱俑、七盘舞画像砖、“襄”琴等重磅文物,包括多件公众耳熟能详的国宝文物,精美展品各具特点。陶响器的沙沙之声,见证了巴蜀先民六千年前破土的音乐萌芽;青铜编钟古朴庄重,成为巴蜀礼乐文明的实证;30余件乐舞俑组成气势恢宏的“乐舞团”,展现汉代风华的盛世气象和巴蜀人民“乐天开朗”的精神风貌。国宝们携手为观众献上一场永不落幕的演出

引创新之法,接续传承之路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展览运用多媒体手段让永陵二十四伎乐及击鼓说唱俑与观众亲密互动,让观众借由数字技术感受杜甫笔下“锦城丝管日纷纷”的盛景,同时也让观众了解,时至今日,这些乐器、艺术形式仍旧丰富着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创造着视听的美感。

四川省文物局原副局长、四川省博物馆学会支部委员会书记李蓓致辞

开幕式上,四川省文物局原副局长、四川省博物馆学会支部委员会书记李蓓提到,巴蜀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数千年的积淀,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质,其中表现音乐舞蹈题材的文物尤具代表性。川渝两地文博机构十分荣幸与国家大剧院开展深度合作,为广大观众带来一次具有巴蜀文化魅力、体会中华文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独特体验。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纪委书记冉龙梅致辞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纪委书记冉龙梅介绍到,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精选了馆藏汉代乐舞陶俑、青铜乐器、少数民族乐器、唐代古琴等珍贵文物参展。我们以乐为媒,以舞为桥,不仅让文物“活”起来,也让巴蜀文明在当代焕发新生。衷心希望这场展览成为川渝文旅协同发展的音符,奏响文化自信的时代强音。

国家大剧院副院长王斑致辞

国家大剧院副院长王斑表示,本次展览是川渝两地首次联合举办以乐舞为主题的专题文物精品展,汇聚了两地31家文博机构的200余件珍贵文物,其中一级和重要文物达 50 余件。这些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民族精神的载体。通过展览,我们让文物走出库房、走近观众,实现“以文化人、以艺通心”的深层价值。

国家大剧院作为国家文化平台,自开幕运营以来,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示与弘扬,深入挖掘表演艺术的丰富内涵,与国内多家文博机构合作,策划举办了一系列广受业内关注与好评的高品质展览。本次“巴山蜀水乐飞扬——川渝地区乐舞文物精品展”将持续至八月,希望观众能透过珍贵的历史文物,聆听来自巴蜀的千年回响,感受来自巴蜀的不朽魅力。

相关阅读

    暂无信息

热门标签

    习近平
    世界卫生组织
    张艺兴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