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展览艺术家市场跨界

资讯

一万枚指纹的温度:邹操《天坛》指纹画发布

发布时间:2023-11-13 19:10:57

“社会雕塑”与“人人公益”——艺术家邹操与万名老人共创指纹画《天坛》画作研讨会嘉宾合影

 

在老龄化时代,如何让老人活得更具尊严?

在公益面前,如何调动更多人参与其中?

艺术创作时,如何拓展其话语维度为社会赋能?

艺术与公益相遇,是否可以实现探索出一种行而有效且自身造血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艺术家邹操给出了他的答案。

《天坛》指纹画系列作品
 

2023年11月6日,艺术家邹操和老人代表一同将名为《天坛》(又名《万民祈福》)的指纹画捐赠给天坛公园,而这一系列“共创”版画背后,却蕴藏着一个感人的故事:2022年99公益日开始,腾讯基金会资助,深圳市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等执行的“爷爷奶奶陪伴计划”,为全国10000名乡村孤寡老人提供为期1年的营养物资和志愿者陪伴。2023年99公益日前夕,受益的乡村孤寡老人纷纷写起感谢信,而不少不会写字的老人则在代笔信下按上自己的手印,红红的手印按满了近千封感谢信。艺术家邹操得知此事后被这个公益项目深深打动,“每一个手印都代表一份认可,一份感谢,一份希望,一份祝福。”于是他循着公益的足迹走访了数十名乡村孤寡老人,并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用万名老人的指纹创作天坛,让老人们也成为艺术家。”

研讨会现场
 

万人共创“指纹画”
 

在这一过程中,以指纹作为艺术创作符号的邹操邀万名乡村孤寡老人共同参与其中,实现了由“人人公益”而及“社会雕塑”的效果,并在作品上印上了“国泰民安”、“五谷丰登”两方大印,寄予其美好祝愿。捐赠当日,《天坛》指纹画研讨会在观坛艺术空间举办,来自艺术界、媒体界、公益界的嘉宾就如何通过艺术与公益的结合深度介入社会,“艺术+公益”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艺术家邹操
 

“对于茕茕孑立的孤寡老人而言,活着的意义就仅仅是为了活着吗?”

在走访了多家受到资助的孤寡老人后,邹操发出这样的疑问。在论坛的开始,艺术家邹操首先介绍了自己创作的原委和过程:“我首先用指纹描绘了一个天坛的造型,然后将腾讯公益收集的一万个孤寡老人的指纹取来、扫描,最终把每个扫描文件再替换到这样原初的天坛图像上,从而制作出系列版画。作为版画作品,它不仅美观且具有传播性,同时我为其设置了三层防伪,通过最新的NFT技术,使其本身可以追溯并具有收藏价值。”

邹操指纹画《天坛》原稿,在收集孤寡老人的指纹后,用新的指纹将原稿指纹替换,形成最终作品

艺术家与孤寡老人共创的《天坛》指纹画
 

“对于有些甚至已经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除了被捐赠和施舍外,是否能让他们更有尊严的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实现个人价值的转化?现在社会的福利政策可以解决基本温饱问题,可是老人们缺少的是陪伴和曙光,是一份社会的参与感和价值感。所以我把整个项目做成‘社会雕塑’,用艺术的办法借助社会本身来改变社会。从我个人发起,到‘人人公益’这样一个过程,这是我整个做这个项目的一个初衷和由来。”邹操说到。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著名艺术理论家李洋主持研讨会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著名艺术理论家李洋作为本次研讨会的主持人,对指纹画的艺术性做出了肯定,并通过对艺术性的解释探究了《天坛》指纹画背后的意义。他表示,这个作品呈现的图像是一连串社会行动、社会参与、社会公益的切片,而作品的整个创作可以不断延展,极具有启发性。

“邹操惯用指纹来创作,它原本指向的是艺术家的身份,指向艺术史关于艺术的定义等议题。但当他邀请孤寡老人去用他们自己的指纹来参与创作时,他就指向了一群艺术史上缺席的、最不被理论家讨论的,却实实在在存在过的那些无名的创作者,我觉得这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作为邹操的多年好友和同行者,他为其不断突破自我的创作力所折服:“很多艺术家在成名后都喜欢在自己的舒适区内保持固定的风格,享受艺术界、艺术体制为其带来的既定标签。但邹操是一个不断要迈出自己舒适领域的人,他总能超出你对他固有的认知。我想这就是优秀艺术家不竭的生命力和创作热忱。”

中央美术学院科研处处长、著名艺术史论家、博士生导师于洋
 

中央美术学院科研处处长、著名艺术史论家、博士生导师于洋认为,邹操的《天坛》指纹画不仅构成了一种行为艺术的创作方式,更具有主题性创作的社会意义。

当代艺术领域中,批判性表现的作品很常见,但是建构性的表现却实为不易。邹操从早期的指纹版‘米氏云山’,到指纹与波普语言相结合,直至这次以批判性、结构性的语言来完成一件具有社会建构性的作品,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大的转变,也是指纹系列2.0、3.0版本的升级。从某种程度上讲,指纹是比签名还重要的符号,它本身具有契约性,而《天坛》的创作,把指纹的契约性、笔墨表达和社会性结合在一起,并拓展了版画的传统概念,把作品变成了一个行为艺术,变成了一种过程形式的观念艺术作品,融入公益和社会关怀,这是从邹操身上看到的又一巨大飞跃。

今日美术馆副馆长、著名策展人晏燕
 

今日美术馆副馆长、著名策展人晏燕格外强调了艺术家身份和创作与社会联系之间的重要关系——艺术家可以通过作品与社会产生链接和“缝合”,从而展开更具建构性的探索。“如果艺术家只解决绘画性、技法等问题,那他/她只解决艺术创造的问题,却无法很好的参与并解决社会问题,邹操的《天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当代艺术家的责任、思考和价值。他真正触及到了中国社会现实的一个切面,我觉得这其实是艺术家产生他行动力最本质的源泉。而艺术家如何去产生进入社会的行为能力,通过作品修复这之间的裂痕?邹操通过自己的作品建构一个‘机制’,也就是说从作品的创作主体,以及作品的形成、收藏,到最后的收益模式,最后再回馈到贫困的机制里面,他用艺术创作的方式去消除社会差异,其实他是在做一个建构的事情。这种‘缝合’和实践,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一个当代艺术案例。”

华泰保险公司创始人、原华泰保险集团董事长、首席执行官,著名企业家、慈善家、艺术家王梓木
 

艺术改变思维,思维重构世界,”华泰保险公司创始人、原华泰保险集团董事长、首席执行官,著名企业家、慈善家、艺术家王梓木在发言时表示,《天坛》指纹画把艺术、公益和社会问题的存在及其解决,用艺术的方式有机连接到一起,巧妙的把波普艺术和社会问题相连通,为我们提供了一条解决方案的通道,打开了一扇思维的天窗。作为企业家,王梓木强调:“你可以追求商业价值挣钱,但你的使命一定是追求社会价值。在创造社会价值时很可能与商业价值不期而遇。”

原中国视协主持人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作家敬一丹
 

“这件事特别适合拍一个纪录片,指纹是有温度的,每个指纹后面都是一个人、一个生命、一个故事,《天坛》指纹画的这种表达方式为我们留下了生命痕迹,所以它足具触动人心的力量,而我觉得,这个动心点正是我们做公益日非常重要的一点。”原中国视协主持人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作家敬一丹在发言中表示,“社会的痛点就是公益的起点,公益的动心点也是我们行动的一个起点,所以我特别欣赏这个作品和它的召唤价值,它唤起了公众对一个个生命掷地有声的关注——我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是有善心的,但是我们需要一种表达方式,或者是一个表达的平台。指纹画《天坛》不仅是一件作品,更凝结了不同指纹背后的故事,我建议把这些故事拿出来,在新媒体传播的时候进一步发声。关注必行动,这个是一个长线,而不是短期行为。”

天津美术学院影视与传媒艺术学院副院长余春娜
 

天津美术学院影视与传媒艺术学院副院长余春娜被邹操的创作所震撼,“作品创作中的偶发性和必然性被艺术家控制得十分到位。在这其中,指纹采样过程里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艺术家对整个画面的选取有一个全局控制,他为偶发性因素和最终画面的整体效果找到了完美平衡。” 余春娜进一步强调:“我在邹操的作品中更看到了一位艺术工作者——不是简单的一个艺术家——作为艺术工作者的态度和姿态,他是为人民而艺术。他启发我们如何面对和思考自己的创作,去进行有效的主题表达,抛却以往实验艺术中晦涩难懂的表达方式,在强烈的人文关怀之下也能让更多大众读懂作品并为之感动。”

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专职画家、中国美协插图装帧艺委会委员谢岩
 

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专职画家、中国美协插图装帧艺委会委员谢岩在发言中说到:“指纹本身是人的终极身份的象征,作为任何一个自然人,指纹都是他/她唯一的符号。而邹操却将指纹,这样一个极端个人化的标识拓展到了一个社会的广泛的公益项目当中,我觉得这是他个人创作思路上的一个巨大转变。他的探索也给我很大启发,即如何让艺术作品在社会中得到更广泛的传播,承担起更大的社会价值和作用。”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邹小丽
 

“我首先感受到的是震撼,之后就是作品所表现出的那种大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邹小丽在发言时表示,作品本身会说话,即使非美术专业人士,也可以从中感受到它所承载的巨大力量。而作为长期关注老龄事业领域的从业人士,邹小丽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好的公益项目非但不会扰乱对象的生活秩序,反而能够让受益人从中得到体面、尊严和更多认同。邹操的这次艺术公益行为,恰恰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理念,让孤寡老人参与创作、发挥自己的价值,实现价值认同感,带来真正的心灵上的资助和希望。

深圳市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黄晨乐
 

在公益行业从业13年的深圳市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黄晨乐为大家分享了一组数字:2022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超过2.1个亿,占到总人口14.9%,这意味着中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我们需要面对这样一个既现实又非残酷的现状,我们未来会在这个社会上见到越来越多的老人,只会多,不会再少了。” 黄晨乐表示,“因此,我想呼吁更多人,包括艺术家可以像邹老师一样关注老龄问题。不被社会遗忘的爱和关怀,是老人在面对孤独时一份坚实的力量。“我们希望通过互联网等途径,让更多人看到这个作品,了解作品背后的公益项目和公益故事,并与邹老师继续探讨如何把版画变成项目的IP,去做更多文创的延展,通过艺术+公益的形式走进千家万户,让更多人参与其中。”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刘洲鸿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刘洲鸿认为,目前公益事业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公众的参与。腾讯公益平台的搭建希望让更多人参与到“人人公益”的建设中,激发公众慈善的活力,公益组织也能通过平台做好公众服务。

他表示,一方面希望通过创新的公益倡导,让更多如老人的问题被公众所关注;另一方面,捐赠的本质是因为信任,有影响力的艺术家支持公益,本身就能够带动和影响更多的人参与。同时,项目的长效可持续性也值得人们深思。

《中国慈善家》杂志社副社长、影响力慈善研究院院长王跃春
 

“公益慈善不是一个行业,它需要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共同参与,凝聚更多人殊途同归,共同面对和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中国慈善家》杂志社副社长、影响力慈善研究院院长王跃春表示,“此次活动最让我感动的就是它让受益人变成艺术作品这样一个公益行动中的参与者和共创者,他们不仅在公益中受益,也在其过程中去创造,而这份参与和创造的价值更能让人看到希望和光芒。”

河北云供销副总裁、乡村孤寡老人公益项目执行团队负责人曹艳峰
 

“公益是什么呢?它不是一个人做很多事,而是通过一个人做一点点,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参与到其中来。”作为奋斗在第一线的公益工作者,河北云供销副总裁、乡村孤寡老人公益项目执行团队负责人曹艳峰介绍了他们于2022年99公益日通过“一花一梦想”,让乡村的老百姓第一次体验到,可以通过每天走步、答题等方式帮助到身边的孤寡老人的案例,服务站号召了2000多个村参与进来为身边的孤寡老人捐小红花。

在公益项目执行中,不仅仅只是给予一些物资,并且增加了孤寡老人们持续的关爱与陪伴,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这些老人们的生活方式,让他们更愿意交流、更好地融入社会。“公益的可持续是我们应该去探索的新出路。” 曹艳峰强调。

中慈联传播委员会代理总干事姜璇
 

中慈联传播委员会代理总干事姜璇提到,公益需要每个人的一点点行动力,“各行各业的人带着专业能力走到一线,得到的反馈往往是人与人之间最本真、最能共情的一种感受,这是我们做公益源源不断的动力。”

她表示,像艺术家这样有专业能力、有影响力的人,通过对艺术的理解、创意的表达与公益结合,能够让更多人关注公益以及背后的社会问题,是当下公益特别需要的公众理解,也是公益可持续的基础。

腾讯公益内容生态总监耿小勇
 

腾讯公益内容生态总监耿小勇认为,腾讯公益“一花一梦想”在“爷爷奶奶陪伴计划”公益项目走过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是创新探索。2022年99公益日,网友通过答题、捐步获得小红花,再将小红花捐赠给“关爱乡村孤寡老人”梦想,最终实现公益梦想落地执行,这是“做好事得小红花,小红花还能做好事”创新探索;公益项目执行近一年来,我们发现村里的关爱孤寡老人的志愿者越来越多,不少村还建起了“助老食堂”,这是“小红花不仅能做好事,还能带动更多人做好事”创新探索;2023年99公益日,《天坛》指纹画再次将“一花一梦想”提升了一个高度,乡村孤寡老人从单一受助者的身份成为见证者、参与者、创作者,小红花让“人人都是艺术家”与“人人公益”实现了完美结合。

论坛最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洋补充建议,希望《天坛》指纹画成为一个契机和起点,“我们应当充分考虑到时代特征,引入互联网的参与模式,无论从项目的宣传,还是延展层面,都纳入互联网和手机自媒体等媒介,激发和号召更多人参与到慈善公益中来,真正实现‘社会雕塑’和‘人人艺术’的艺术+公益愿景。好的作品是不断生长和流动的,《天坛》指纹画的最终形态并不仅仅是一个图像,在美术馆中它可以被视为展品,但是在社会层面上,它是一场行动,它应当继续在社会中去流动、发声。”

上一篇 下一篇

继续阅读